说川西,不能不说318国道,那是国民公路,好像没去过的就不算资深玩家。

318国道,中国景观大道,引无数英雄来翻越折多山,到折多山,才真正走入川西,走入藏区。再往前,各奔西东,各自寻找属于自己的香格里拉。

我每次到川西的一个镇上,都会仰视那座守护河山的佛塔,就好像是探望老友一般,亲切、平和。

这只是我们路过的一个藏族乡镇,平常到不能再平常。就是这个平常之地,留给我极难忘的记忆。

那一天,冬日的暖阳照耀在这片河谷,我们寻秋寻色而来,到镇上的藏寨时,我远远就听到了朗朗的读书声,瞬间我切换了频道,寻声而去。

原来,有三个小孩在柴火堆上放声朗读课本,声音一个比一个高,好像是中国好声音的比赛。

柴火堆下有一张沙发,沙发边放着拐杖,一位老人正念念有词,她手执佛珠,一心沉醉在佛主的世界,比三个小孩还要专注。

在最平常的生活片断,让人思索是什么力量能让人那么专注?

三年前,我带知友转塔公寺,在鹅毛大雪中,藏民照常转寺,寒冷并不防碍他们坚定的步伐,那样的画面在我前行路上经常回放,人的一生在一帆风顺的祝福中仍然可能有风雪交加,风雪中的藏民不是不怕冷,而是觉得那是应该、必须要克服的。

无边法眼告诉芸芸众生没有精彩没有平凡,一切日常。如果是无常,那是俗世应该修炼的课业。藏区的小孩不仅在读现代教育,同时在整个家庭、整个藏区的学法氛围中从小修炼自己的心性。

考察川西时,无意中闯入雀儿山脚的一个寺院。

有一种“符号”写在冰天雪地里,那是绛红色的佛经或六字真言刻画在河流周边石头,年轻的觉姆在还没封冻的水流中洗衣服,试着与她交流,她并不擅言谈,不多说,我却记得她晒红冻红的脸上挂着温暖的笑容。

走近寺院,那里并没有像川西一些大寺院有较完善的僧舍,那是另一种传统藏民居,用树枝、泥巴搭建的房子,他们就在四处通风的屋子度过零下一二十度的冬天,他们就是在冷酷的环境中精进。

寺院边河滩上,马儿在雪地里自由自在。突然感慨,在川西的雪域,无论是动物还是人,都拥有极强的生命力,才能在这处地球角落生存和发展。

把川西放在地球上,这是很小的一块土地。

如果你用脚步丈量这里,你会觉得这里是那么广阔。世界那么大,不要说你走遍世界,你若能踏遍川西大地,就算真本事。

为何要走川西?

川西这片土地上,到底是什么吸引那么多人前去膜拜?

没错,这里有号称摄影的天堂,有许多比所谓的摄影天堂还要美丽的地方。

川西,就好像是佛祖的八宝如意碗,你要什么,碗里都有。世界上主要景观类型,都浓缩于此,无论你的旅行偏好有多偏,川西都可能带来你认为的好。

我去川西多次,每一次的川西之行,无论是考察,还是带队,只要深入川西宽广的腹地,都有一些原来的“无知”被填充,我的精神更丰盈。事实上,我不过对川西走过一点地方,了解一点点而已。

我理解中,那些建在雄伟雪山下、险要的山谷中的佛寺、佛塔、经幡、嘛呢堆,连同周边的山川,一同成为川西真正的殊胜,而不是那些摄人心魄的自然风景。

我更笃信,藏传佛教的修行者才是最能打动人心的风景。

无论是殊胜,还是风景,你都需要带上一点谦卑,更需要带上尊重,去交流去思考。

如果你担心、害怕高原反应而放弃川西,只能说你的生活太苦了。在我看来,每一个去川西的人都是幸福的。(在川西路上有严重高反的,绝大部分是因为无知,或大都不听老刘防范高反劝告的)

对于我来说,每一次的川西出发,我都很期待!

因为我又可以与思念很久的川西相见了,又可以仰视川西大地上的日月星河,又可以与璀璨的人性光辉相遇了……

从2020年起,未来十年,我想,我都会踏上这片土地。

世界上有很多地方我都很想去(包括一大堆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但行走三十年后,我最强烈的心愿是能有机会走遍川西每一个县,尽量走近川西的最深处。

这是我与川西山河的约定。

这是我们的约定。

爱她,就应该带让她去川西。

爱他,就应该带上他去川西。

对于川西,对于我们爱的人,越了解,越爱,而且越爱越烈。

走遍中国少数民族总策划、知途旅行创始人刘铭初先生即将与你分享十月最新的川西之行感受、收获,还会结合最近三年多次在川西考察、带队的探索与发现,呈现那个蕴藏巨大能量场的川西大地。

敬请光临第169期万里会论坛!

地点:知途旅行新家,知途旅行“图书馆”(广州市天河区五山科华街251号的乐天创意园A1栋8006-2)

因场地有限,活动报名才留位,限二十人。报名费30元/人,送价值三十元以上的民族物产。如报名者当天缺席,报名费不退。如缺席者下次活动还想再参加,另外交报名费。报名请慎重,我们只想将有限的座位留给最想参加者,敬请谅解。

报名微信号:zhitulxld,报名电话:15818124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