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
- 这里只提供入门思路,不提供具体的详细的步骤。
- 这里的快速,指的不是几个小时,而是大概几天的时间。最终的时间,取决于个人的软件开发经验,有后台开发经验和没有后台开发经验的人,时间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大约一周时间,就可以自己开发出一个“最小可行性单元”。
- 在App开发中,先做一个只有最核心功能的版本,就是最小可行性单元。在这里指可以运行的、功能简单的后台程序,比如只有一个注册和登录两个接口的后台程序。
简要步骤
- 在电脑本地安装开发环境、选择合适的IDE,完成能运行并打印出 Hello World 的第一个程序代码。预计一两天时间;
- 在网上找一个功能简单的、开源的go后台程序。在 Github 上找,或者看别人的博客,复制粘贴代码拼接成一个程序。实在找不到合适的,求助万能的淘宝。然后在本地编译运行程序,肯定会有不少错误,解决这些错误,直到程序能够正常运行,在本地 localhost 测试接口,或者直接写一个test接口,只做打印操作或返回retCode=0。这大概需要一两天的时间。
- 挑一个自己想实现的接口,自己写代码实现。比如简单的登录接口。这时候就会涉及到api和数据库的知识,涉及到go语言语法的问题等等。如果自己有云服务器,可以自己建表手动创建用户进行测试,也可以在本地安装mysql进行测试。go语言的语法先不用特意去学,可以参看一些开源的程序或者求出搜索引擎,看得懂代码,基本上就能写出个大概了。这时候,最主要的是让自己能够完成这个接口。
- 接口完成并通过本地测试后,如果有服务器,部署到服务器。没有的话,也没有关系,本地测试就行。到这里,一个最小可行性程序就完成了。
饭前甜点
第一个golang 后台程序
代码: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func main() {
fmt.Println("Hello,wo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