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1.19要来了,看看都有哪些变化

Go官方团队于2022年6月11日发布了Go 1.19 Beta 1版本,正式版本预计在8月推出。以下为Go 1.19版本的更新内容详解:与Go 1.18版本相比,主要优化了语言、内存模型、可移植性、Go Tool工具链、运行时、编译器、汇编器、链接器和核心库等方面。下面是具体的变化内容:语言层面的调整涉及泛型函数和方法声明里的类型参数作用域的优化,使其更清晰,不影响现有代码。原有代码中类型参数作用域的覆盖问题得到解决,避免了编译器的误报。内存模型方面,Go 1.19版本进行了修改,与C、C++、Java、JavaScript、Rust和Swift对齐,仅提供顺序一致原子操作。同时,引入了新的类型如atomic.Int64和atomic.Pointer[T],为开发者提供原子操作的便利。在可移植性方面,Go 1.19版本支持中国龙芯64位CPU架构的Linux操作系统,并在riscv64架构上使用寄存器传递函数参数和执行结果,性能提升约10%

Go语言有什么优势?

GO语言的优势:可直接编译成机器码,不依赖其他库,glibc的版本有一定要求,部署就是扔一个文件上去就完成了。静态类型语言,但是有动态语言的感觉,静态类型的语言就是可以在编译的时候检查出来隐藏的大多数问题,动态语言的感觉就是有很多的包可以使用,写起来的效率很高。语言层面支持并发,这个就是Go最大的特色,天生的支持并发,我曾经说过一句话,天生的基因和整容是有区别的,大家一样美丽,但是你喜欢整容的还是天生基因的美丽呢?Go就是基因里面支持的并发,可以充分的利用多核,很容易的使用并发。内置runtime,支持垃圾回收,这属于动态语言的特性之一吧,虽然目前来说GC不算完美,但是足以应付我们所能遇到的大多数情况,特别是Go1.1之后的GC。简单易学,Go语言的作者都有C的基因,那么Go自然而然就有了C的基因,那么Go关键字是25个,但是表达能力很强大,几乎支持大多数你在其他语言见过的特性:继承、重载、对象等

go语言中怎么给结构体分配内存

structmystruct{inta;charb;}mystruct*pMySrt=newmystruct;pMySrt->a=1;pMySrt->b='a';cout<a<<""<b<<endl;deletepMyS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