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lang什么场景下用init()函数?
在学习Golang函数时,了解函数的用法和特性是提高开发效率的关键。以下是对Golang函数的一些记录。函数是代码复用的重要手段,调用经过充分测试且长期使用的函数可以降低代码的Bug率。函数的声明格式为:函数名(参数1,参数2, ...) 返回值类型。在函数参数的声明中,如果形参类型相同,可以省略部分类型声明。例如,可以使用一个类型声明来表示多个同类型参数。变长函数允许在函数定义的最后添加...Type,这样函数可以接受任意数量的同类型参数。函数支持多值返回,多个返回值用逗号分隔并用括号包围。返回值的顺序需与声明一致。函数支持返回值命名,可以在函数体内直接使用,且不可重复声明。函数可以赋值给变量、传递给其他函数或作为返回值。包级函数属于某个包,函数名首字母的大小写定义了其访问级别。如所有大写表示公有。init函数在主函数开始执行前自动运行,常用于初始化包、变量或其他前置工作。匿名函数和闭包允许在函数内部定义函数,且内部函数可以访问外部函数的变量
golang函数返回值是结构体值的时候,为何不能对成员赋值呢?
1,右值不可赋值2,函数返回的是右值getTest()是右值,结构体整体都是右值,右值不可赋值getTestPoint()返回当然也是右值,但只有指针是右值,即你不能给返回的指针赋值(例如:getTestPoint() = nil),但是可以给指针指向的结构体成员赋值(就像你代码里那样)有右值自然就有左值,左值是可被赋值的,例如t := getTest() //getTest() 返回的右值,赋值给左值tt.test = 1,左值可被赋值
Golang标准库flag全面讲解
文章首发于公众号:程序员读书;欢迎关注,可以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更新哦,转载本文请注明来源!前言今天来聊聊Go语言标准库中一个非常简单的库flag,这个库的代码量只有1000行左右,却提供了非常完善的命令行参数解析功能。命令行参数如果你有使用过类Unix(比如MacOS,Linux)等操作系统,相信你应该明白命令参数是什么,比如下面的两条命令:$ mysql -u root -p 123456$ ls -al第一条命令是MySQL的客户端,其-u root和-p 123456就是命令行参数,第二条命令用于显示当前目录的文件及目录,该命令中-al就是命令行参数。flag库的作用就是帮我们将命令后面的选项参数解析到对应的变量中。使用详解要了解一个库,须从使用开始,下面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示例来快速了解flag库的使用,这个示例可以接收从命令行传递的用于连接数据库的参数,代码如下:package mainimport
golang为什么设计channel?
Channels,或称为Go的通道,是协程间通信的机制。它们允许一个协程向另一个协程发送数据。每个通道都需要指定数据类型,如 chan int。数据传输如同水在管道中流动。相对于传统线程通过共享内存通信,Go语言推崇使用通道而非共享内存。这意味着,Go语言通过数据传递实现共享内存,而非共享内存实现消息传递。创建通道类型需遵循语法:var channel变量 chan channel类型。通道是引用类型,需配合make创建。创建语法:channel示例 := make(chan 数据类型)。实例如下:ch1 := make(chan int) 创建整数类型通道;ch2 := make(chan interface{}) 创建任意数据类型的空接口通道;ch3 := make(chan *Equip) 创建Equip指针类型的通道。通道发送数据使用"<-"操作符。发送格式:channel变量 <-
【Golang】源码剖析panic与recover,看不懂你打我好了
哈喽,大家好,我是asong,今天与大家来聊一聊go语言中的"throw、try.....catch{}"。如果你之前是一名java程序员,我相信你一定吐槽过go语言错误处理方式,但是这篇文章不是来讨论好坏的,我们本文的重点是带着大家看一看panic与recover是如何实现的。上一文我们讲解了defer是如何实现的,但是没有讲解与defer紧密相连的recover,想搞懂panic与recover的实现也没那么简单,就放到这一篇来讲解了。废话不多说,直接开整。Go 语言中panic 关键字主要用于主动抛出异常,类似 java 等语言中的 throw 关键字。panic 能够改变程序的控制流,调用 panic 后会立刻停止执行当前函数的剩余代码,并在当前 Goroutine 中递归执行调用方的 defer;Go 语言中recover 关键字主要用于捕获异常,让程序回到正常状态,类似 jav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