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语言学习(2)--map的底层原理
Golang的Map底层是通过HashTable实现的,创建map时实际返回的是runtime/map.go中hmap对象的指针。hmap中buckets指向的是bucket数组的指针,bucket数组大小由B决定,通常为2^B个。单个bucket结构体内部不直接定义keys、values和overflow,而是通过指针运算访问。在查找、插入和删除过程中,通过哈希函数将键转换为哈希值,然后使用哈希值对bucket进行定位。查找时直接访问哈希表中对应的bucket,插入和删除操作涉及更新bucket中的键值对。Map的扩容机制基于负载因子,负载因子用于衡量冲突情况,定义为bucket数量与键值对数量的比值。当负载因子大于6.5,或者overflow数量超过32768时,Map会触发扩容。扩容时,新bucket长度为原bucket长度的2倍,旧bucket数据搬迁到新bucket。为了减少一次性搬迁带来的延迟,Go采用逐步搬迁策略,每次访问map时触发搬迁,每次搬迁2个键值对
goland map底层原理
map 是Go语言中基础的数据结构,在日常的使用中经常被用到。但是它底层是如何实现的呢? 总体来说golang的map是hashmap,是使用数组+链表的形式实现的,使用拉链法消除hash冲突。 golang的map由两种重要的结构,hmap和bmap(下文中都有解释),主要就是hmap中包含一个指向bmap数组的指针,key经过hash函数之后得到一个数,这个数低位用于选择bmap(当作bmap数组指针的下表),高位用于放在bmap的[8]uint8数组中,用于快速试错。然后一个bmap可以指向下一个bmap(拉链)。 Golang中map的底层实现是一个散列表,因此实现map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实现散表的过程。在这个散列表中,主要出现的结构体有两个,一个叫 hmap (a header for a go map),一个叫 bmap (a bucket for a Go map,通常叫其bucket)
《FlaskWeb开发实战入门、进阶与原理解析》epub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Flask Web开发实战》(李辉)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27HL5PgAv78m68606GOYHQ
Flask+Web开发实战 李辉.epub11.57M 来自:百度网盘提取码: egqz复制提取码跳转
提取码:egqz书名:Flask Web开发实战
作者:李辉
豆瓣评分:8.9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8-8-1
页数:704
内容简介:这是一本面向P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