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SpringBoot相关内容。和【跨考菌】一起加油吧~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如果你有收获,记得帮博主一键三连哦😊


1 数组

1.1 数组的定义和布局

== 数组的定义==

var 数组名 [数组大小]数据类型
var a [5]int
赋初值 a[0] = 1 a[1] = 30 ....

数组的布局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对上图的总结:

  1. 数组的地址可以通过数组名来获取 &intArr
  2. 数组的第一个元素的地址, 就是数组的首地址
  3. 数组的各个元素的地址间隔是依据数组的类型决定, 比如 int64 -> 8 int32->4…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2 数组的使用

  • 访问数组元素
    数组名[下标] 比如: 你要使用 a 数组的第三个元素 a[2]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数组的四种初始化方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3 数组的遍历

方式 1-常规遍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方式 2-for-range 结构遍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4 数组的使用细节

var arr []intvar arr [5]int 则有效下标为 0-4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就算你定义的时候是[…]{1,2,3},但是一旦你创建完成之后,数组的长度就固定了,数组的len就确定了。

2 切片

2.1 为什么需要切片

我们需要一个数组用于保存学生的成绩, 但是学生的个数是不确定的, 请问怎么办? 解决方案: -》 使用切片。

2.2 切片的基本介绍

  1. 切片的英文是 slice
  2. 切片是数组的一个引用, 因此切片是引用类型, 在进行传递时, 遵守引用传递的机制
  3. 切片的使用和数组类似, 遍历切片、 访问切片的元素和求切片长度 len(slice)都一样
  4. 切片的长度是可以变化的, 因此切片是一个可以动态变化数组
  5. 切片定义的基本语法:
var 切片名 []类型
比如: var a [] int

对比,数组的定义方式:

var arr1 [3]int = [3]int{1,2,3}
var arr2 = [3]int{1,2,3}
var arr3 = [...]int{1,2,3}
var arr4 = [...]int{1:2,0:2,2:3}
arr5 := [...]string{"heom","world"}

2.3 案例演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4 切片在内存中的形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说明:

  1. slice 的确是一个引用类型
  2. slice 从底层来说, 其实就是一个数据结构(struct 结构体)
type slice struct {
	ptr *[2]int
	len int
	cap int
}

2.5 切片的常用使用方式

第一种方式

定义一个切片, 然后让切片去引用一个已经创建好的数组, 比如前面的案例就是这样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var 切片名 []type = make([]type, len, [cap])
  1. 通过 make 方式创建切片可以指定切片的大小和容量
  2. 如果没有给切片的各个元素赋值, 那么就会使用默认值[int , float=> 0 string =>”” bool =>
    false]
  3. 通过 make 方式创建的切片对应的数组是由 make 底层维护, 对外不可见, 即只能通过 slice 去
    访问各个元素.

第三种方式

定义一个切片, 直接就指定具体数组, 使用原理类似 make 的方式
案例演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方式1和方式2的区别是什么呢(面试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6 切片的遍历

切片的遍历和数组一样, 也有两种方式
 for 循环常规方式遍历
 for-range 结构遍历切片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7 切片的注意事项

var slice = arr[startIndex:endIndex]var slice = arr[0:end]var slice = arr[:end]var slice = arr[start:len(arr)]var slice = arr[start:]var slice = arr[0:len(arr)]var slice = arr[:]

2.8 string和slice

  1. string 底层是一个 byte 数组, 因此 string 也可以进行切片处理 案例演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 string 和切片在内存的形式, 以 “abcd” 画出内存示意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 string 是不可变的, 也就说不能通过 str[0] = ‘z’ 方式来修改字符串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 如果需要修改字符串, 可以先将 string -> []byte / 或者 []rune -> 修改 -> 重写转成 string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 二维数组

3.1 使用方式

var 数组名 [大小][大小]类型var arr [2][3]int
var 数组名 [大小][大小]类型 = [大小][大小]类型{{初值..},{初值..}}
var 数组名 [大小][大小]类型 = [大小][大小]类型{{初值..},{初值..}}
var 数组名 [大小][大小]类型 = [...][大小]类型{{初值..},{初值..}}
var 数组名 = [大小][大小]类型{{初值..},{初值..}}
var 数组名 = [...][大小]类型{{初值..},{初值..}}

3.2 二维数组的遍历

 双层 for 循环完成遍历
 for-range 方式完成遍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3 使用案例

/*
	定义二维数组,用于保存三个班,每个班五名同学成绩,
	并求出每个班级平均分、以及所有班级平均分
	*/

	//1.定义一个二维数组
	var scores [3][5]float64
	//2.循环的输入成绩
	for i := 0; i < len(scores); i++ {
		for j := 0; j < len(scores[i]); j++ {
			fmt.Printf("请输入第%d班的第%d个学生的成绩\n", i+1, j+1)
			fmt.Scanln(&scores[i][j])
		}
	}

	//fmt.Println(scores)

	//3.遍历输出成绩后的二维数组,统计平均分
	totalSum := 0.0 // 定义一个变量,用于累计所有班级的总分
	for i := 0; i < len(scores); i++ {
		sum := 0.0 //定义一个变量,用于累计各个班级的总分
		for j := 0; j < len(scores[i]); j++ {
			sum += scores[i][j]
		}
		totalSum += sum 
		fmt.Printf("第%d班级的总分为%v , 平均分%v\n", i+1, sum, 
			sum / float64(len(scores[i])))
	}

	fmt.Printf("所有班级的总分为%v , 所有班级平均分%v\n", 
		totalSum, totalSum / 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