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项目实践中,有时候我们需要将struct结构体转为map映射表,然后基于map做数据裁剪或操作。那么下面我来介绍下常用的两种转换方式,以及对它们做对比,最后采用更优雅的方式,封装到我们的项目工程的工具包里
方式1:使用JSON序列和反序列化
使用json操作的这个方式是比较简单的,容易想到也易实现。直接上代码:
输出结果:
map[address:北京海淀 name:zhangsan]
JSON-duration:174000
方式2:使用反射
通过反射机制,灵活的做类型转换。具体实现:
输出结果:
map[Address:北京海淀 Name:zhangsan]
反射-duration:60000
两种方式对比
执行效率:
使用反射的效率,明显比使用json的效率要高,接近3倍
输出结果:
使用json能达到预期,正常解析出结构体tag;
使用反射未能达到预期,未解析出结构体tag,字段是以结构体定义为准
封装到工具包
基于上面两种方式的对比,我们决定采用反射机制,并对结构体tag解析做兼容,优雅的将struct转换为map,并封装到工具包中
具体实现,工具包代码:
测试代码:
输出结果:
map[address:北京海淀 name:zhangsan]
反射2-duration:65000
结论:
执行效率高的同时,输出结果也符合预期,能正确的解析出结构体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