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ON是前后端交互的重要数据类型之一,使用Gin Web框架可以很方便地将HTTP请求报文中JSON格式的Body数据解析到结构体Struct或字典Map数据结构中。
环境
1. 结论
参考 Fix #216: Enable to call binding multiple times in some formats #1341
使用场景 | 函数 |
---|---|
单次绑定 | ShouldBindJSON > BindJSON |
多次绑定 | ShouldBindBodyWith |
ShouldBindJSON方法是最常用解析JSON数据的方法之一,但在重复调用的情况下会出现EOF的报错,这个原因出在ShouldBindJSON在调用过一次之后context.request.body.sawEOF的值是false导致,所以如果要多次绑定多个变量,需要使用ShouldBindBodyWith。
至于为什么单次绑定不优选使用BindJSON方法,主要因为BindJSON方法会强制抛出错误,影响正常流程。
以下为范例:
2. EOF错误复现
EOF错误出现在第二次使用ShouldBindJSON方法,在多次绑定的情况下,优先使用ShouldBindBodyWith,以下为错误示范:
Postman测试结果:
Goland断点调试:
3. ShouldBindBodyWith 源码分析
ShouldBindBodyWith和ShouldBindWith很像,但它保存了requests的Body到上下文,允许Body被继续调用。
注意:这个方法会先读取Body然后绑定,如果只绑定一次,建议使用ShouldBindWith来获得更好的性能(因为后者会直接读取并写到指定变量,而没有写入上下文)。
流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