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ARCore扩大手机认证列表新增小米等品牌的40多个机型
自从2018年上线以来,尽管谷歌ARCore没有频繁推出重大功能更新,但依然在不断优化。近期,谷歌宣布将增加支持ARCore认证的手机型号,从公布的清单来看共有40多款,其中包括小米、摩托罗拉、一加、Oppo、Realme、Vivo、夏普、索尼等品牌。作为苹果ARKit的竞争对手,谷歌ARCore近年来在安卓移动端的AR布局依然在不断扩大,而基于ARCore开发的AR应用生态已具有一定规模。
据青亭网了解,ARCore谷歌推出的AR应用搭建平台,该平台拥有自己特殊的API,因此谷歌需要对每台设备进行依次认证。谷歌表示:这个过程需要检查手机的相机、运动传感器、设计架构的质量,以确保AR运行效果符合预期。此外,手机的CPU配置、硬件设计集成也很重要。
以下是具体的ARCore认证新增列表:
Infinix
MobileNote12MobileNote12VIP
Kyocera
AndroidOneS9DIGNOSANGAEdition
Motorola
MotoG5G-2022-MotoGStylus-2022-MotoGStylus5G-2022-MotoG31MotoG52MotoG825GMotoEdgePlus-2022-MotoEdge30
OnePlus
10Pro5G10R5GNordCE2NordCE2Lite
Oppo
F21Pro5GFindX5Reno7AReno5G
Realme
GTExplorerMasterEdition95G9Pro5G9Pro
Sharp
AQUOSR7
Sony
XperiaAceIIIXperia1IVXperia10IV
Tecno
Camon19ProCamon19Pro5G
Vivo
X80X80Pro
Xiaomi
Xiaomi12Xiaomi12ProRedmiK40SRedmiK505GRedmiNote11RedmiNote11Pro5GRedmiNote11Pro5G
Zebra
ZebraTC53WLANTouchComputerZebraTC58WLANTouchComputer
arcore支持什么手机?ARCore支持的设备和作用介绍
谷歌苹果AR进行实力竞争,近日谷歌为应对苹果ARKit的武器,将正式发布ARCore 1.0及系列支持工具,华为和小米都是盟友,朝AR(增强现实)领域的再进一步。
作为迎战苹果ARKit的武器,时隔近半年,谷歌终于正式发布ARCore 1.0及系列支持工具,还特地强调了中国市场。
具体来说,谷歌朝AR(增强现实)领域的再进一步,主要针对两方面:一是新增众多可支持AR体验的安卓设备,二是把开发安卓AR应用这件事变得更简单、快捷,招揽更多开发者。
去年8月,谷歌发布了为安卓设备增添AR(增强现实)体验的?ARCore 软件工具开发包(SDK)预览版本。彼时,他们宣称到推出1.0版本时,将支持1亿台设备。
现在,谷歌兑现了它的承诺,据官方称,1 亿部安卓智能手机支持运行ARCore,包括Google Pixel,Google Pixel XL,Google Pixel 2,Google Pixel 2 XL,Samsung Galaxy S8,Samsung Galaxy S8 +,Samsung Galaxy Note8,三星Galaxy S7,三星Galaxy S7 edge,LG V30(需要Android Oreo),LG V30 +(需要Android Oreo),华硕Zenfone AR和OnePlus 5等13款手机。
虽说13款手机已是谷歌努力拓展的结果,但相较有庞大体量的安卓手机家族而言,硬件适配和安卓应用碎片化问题,至少近些年都将是谷歌欲与苹果争锋AR的阻碍。
ARCore是什么?有什么用?
ARCore 是一个用于在 Android 上构建增强现实应用的平台。 ARCore 使用三个主要技术将虚拟内容与通过手机摄像头看到的现实世界整合:
运动跟踪让手机可以理解和跟踪它相对于现实世界的位置。
环境理解让手机可以检测平坦水平表面(例如地面或咖啡桌)的大小和位置。
光估测让手机可以估测环境当前的光照条件。
支持的设备:
ARCore 可以在运行 Android 7.0 (Nougat) 及更高版本系统的多种符合资格的 Android 手机上使用。 在开发者预览版期间,ARCore 支持以下设备:
ARCore 的工作原理:
从本质上讲,ARCore 在做两件事:在移动设备移动时跟踪它的位置和构建自己对现实世界的理解。
ARCore 的运动跟踪技术使用手机摄像头标识兴趣点(称为特征点),并跟踪这些点随着时间变化的移动。 将这些点的移动与手机惯性传感器的读数组合,ARCore 可以在手机移动时确定它的位置和屏幕方向。
除了标识关键点外,ARCore 还会检测平坦的表面(例如桌子或地面),并估测周围区域的平均光照强度。 这些功能共同让 ARCore 可以构建自己对周围世界的理解。
借助 ARCore 对现实世界的理解,您能够以一种与现实世界无缝整合的方式添加物体、注释或其他信息。 您可以将一只打盹的小猫放在咖啡桌的一角,或者利用艺术家的生平信息为一幅画添加注释。 运动跟踪意味着您可以移动和从任意角度查看这些物体,即使您转身离开房间,当您回来后,小猫或注释还会在您添加的地方。
文章结束,以上就是关于arcore支持什么手机?ARCore支持的设备和作用介绍的全部内容,希望大家喜欢!更多精彩,尽在我们网站!
小米和红米手机是不是一个牌子吗?
小米和红米手机都是小米集团生产的手机,小米手机走的是高端路线,红米手机走的是低端路线,红米手机的性价比会更高,小米手机配置和性能上会更家号。就相当华为手机和荣耀手机一样,一家公司分为两个牌子,走的是两条不同的路线。
Redmi(红米)是小米公司在2013年7月31日推出的全新产品线,2019年1月3日上午10点,小米公司正式宣布红米Redmi品牌独立,并预告将于1月10举办红米Redmi发布会。
扩展资料:
红米手机的发展历程
2012年7月份,雷军先后拜访了几乎所有主流TD手机品牌及ODM厂商,邀请多家公司配合红米手机的选型、研发,做了大量的风险评估,开始研发代号为“H1”的第一代红米手机。
2014年11月26日小米公司全球副总裁Hugo Barra正式在印度市场上发布了Redmi Note,这也是小米手机第一次进入南亚次大陆。
2019年1月3日,小米公司宣布,将在1月10日召开全新独立品牌红米Redmi发布会。?
2019年1月10日,雷军发布关于卢伟冰先生的任命通知,任命卢伟冰先生为小米集团副总裁,兼红米Redmi品牌总经理,负责红米Redmi的品牌打造,产品设计,生产,销售,汇报给总裁林斌。?
小米手机AR功能在哪
以小米8,MIUI10版本系统为例,小米手机AR功能需要下载谷歌ARCore来实现,以下介绍具体操作步骤:
1.在应用商店下载arcore,成功之后,我们相机打开arcore。
2.打开相机之后在拍照模式里,在屏幕的下方从下往上滑动,出现图像。
3.选择图像,将它放在手机拍照的屏幕上面,通过手指来实现放大缩小图像。
通过arcore可直接使用部分AR游戏和应用,实现了识别用户所处的环境,并将物体和信息呈现其中,为用户带来更多有用又有趣的体验功能。
小米国行版不再支持安装Google移动服务,你怎么看?
小米集团官方微博发布声明称,注意到近日有不明真相的网友和自媒体传播和报道关于?小米手机不再支持GMS?的相关内容,对此小米认为有必要对此情况进行澄清,避免以讹传讹。小米称,注意到一些报道中提及小米手机不支持GMS服务,事实并非如此,部分国内机型系统已经预装了GMS服务框架,这部分机型不受影响,对于系统没有预装GMS服务框架的机型,今后不再特殊支持用户自行安装GMS框架。小米表示,未来会增加更多机型的GMS系统预装满足大家需求。
小米特别提到,国际版机型不受影响。GMS指的是谷歌移动服务(Google Mobile Service),包括Google Play商店、谷歌云端硬盘、谷歌邮箱、谷歌地图、YouTube等。谷歌网站介绍,Google移动服务 (GMS) 集合了多种Google 应用和API,能够为各种设备提供功能方面的支持。此前美国制裁华为,谷歌的GMS不再为华为手机提供服务。对海外用户来说,手机几乎离不开GMS,因此对于华为的海外市场业务造成重大影响。在此之后,华为开始打造自家的移动服务HMS。有小米用户反映称,?谷歌全家桶无法运行,所有谷歌应用都停止运行。?对此,有认证为小米社区解答组的用户回应称,MIUI国内版出于合规原因,未预置Google服务框架的机型,不再支持自行安装GMS服务。回应引起诸多猜测。因就在1月份,美国政府14日将9家中国企业列入所谓?与中国军方相关?的黑名单中,小米位列其中。
近期有小米用户在官方社区询问有关手机无法运行Google应用程序的问题,表示所有Google应用都无法运行。小米官方在答复中表示,MIUI国内版本出于合规原因,未预装Google服务框架的机型,不再支持自行安装Google移动服务(GMS)。此外,还有用户表示,小米9这种原本内置了Google移动服务的机型不会受影响。Google移动服务框架是Android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括由Android Market演变而来的官方应用商店Google Play Store、Google Play安全防护服务都必须预装Google移动服务框架。
不过由于包含Play Store、搜索等在内的Google服务在中国大陆地区基本无法使用,中国Android手机厂商在中国发售的手机也不再预装Google移动服务,但一些同时在海外销售的手机厂商并没有阻止用户自行安装Google移动服务框架。
为什么小米等手机厂商对鸿蒙反应冷淡
6月2日华为正式发布鸿蒙系统,华为各大新老机型将会逐步适配,但除了华为手机,并没有看到其他厂家的手机。那么为什么小米等手机厂商不接受鸿蒙呢?
鸿蒙系统简单而言,就像秦统一六国一样,要统一家电的系统语言。使用“鸿蒙化”家电的一大好处,就是手机无需下载任何App,有NFC功能,即可跨设备操控。
最初开始这个项目的时候,华为本来是希望针对手机之外的大小家电等各种产品做一套操作系统,自研了一套叫做LiteOS的内核。
但后来遭遇被美国“卡脖子”的事件,干脆就把这个系统升级为一个包括手机操作系统在内的“进阶版”操作系统,于是才有了现在的鸿蒙系统。
手机操作系统显然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华为不可能短时间内再造一个安卓,所以使用了和安卓相同的Linux内核,达到兼容现有安卓App的目的。
再加上华为自研的微内核和LiteOS内核,鸿蒙系统共有三个内核,负责调用不同的设备。
但基于自研内核的应用生态目前刚刚起步,还不够完善,这也是早期的鸿蒙系统看起来像是“安卓套壳”的原因。这次发布会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让更多人意识到华为自研的微内核和LiteOS内核,能够产生什么样的具体应用场景。
从整场发布会的效果来看,应用上鸿蒙系统的产品其实还比较有限。真正落地的产品主要是美的烤箱、九阳豆浆机等几款厨房家居产品。
鸿蒙系统真正发挥万物互联的分布式构想,还需要得到更多产品支持。
要更好地理解鸿蒙系统,其实可以和小米的物联网系统米家做比较。
小米从2014年就开始布局生态链了。2020年11月5日,小米在开发者大会上,正式宣布小米Vela问世。小米Velad的定位是平台,还不是一个操作系统。
而在那之前,小米2017年推出的“小米水滴平台”,2018年推出的“小爱开放平台”,都是小米Vela的前身。
小米Vela和鸿蒙系统有什么区别?
从实现物联网的路径来看,以前小米的物联网很简单,就是通过在米家产品中嵌入一个IoT模组,实现手机和设备的互联。
具体用法是,在智能设备中内置该模块,用户在手机上下载相关App,通过路由器连接WiFi或者蓝牙,让手机与智能设备建立连接,获得控制权。即便人不在家,只要家中设备连着WiFi,就能通过手机控制家里的各种设备。
2020年小米将Vela升级为一个平台之后,落地计划的第一步,就是先支持小米IoT模组,然后扩展到智能音箱、手环和手表等品类。
从系统层面来看,小米Vela底层是NuttX,鸿蒙系统的底层是包括Linux、LiteOS和微内核在内的三个系统内核。
而系统底层的不同,决定了系统载体的不同。
由于Nuttx的各种特性,小米Vela一开始针对的就不是手机、PC、电视、路由器这些高算力的产品,而是类似于手环、手表、智能音箱这样的低功耗和低算力需求的产品。至于手机本身,使用的还是基于安卓系统的MIUI。
鸿蒙系统由于涵盖了Linux内核,所以也能够用于手机操作系统。而将鸿蒙系统用在电视、音响、手表等产品上的时候,其调用的就是系统中自研的模块和内核。
从使用体验上看,任何手机都能通过下载米家App,实现对支持小米生态的多端设备的控制。而与“鸿蒙化”设备连接的功能虽然也可以在非华为的手机上,通过下载“智慧生活App”来实现,但是更强调搭载鸿蒙系统的手机、手表和pad,直接和设备之间实现系统级别的互动。
鸿蒙系统的底层还表现在安全上。华为鸿蒙的生态业务负责人杨海松向市界透露,使用安卓系统的手机,每小时会向谷歌服务器报送20次左右的数据,而掌握鸿蒙系统数据的自然是华为。鸿蒙虽然会使用开源的安卓代码,但是即使是使用,华为也会先识别一下谷歌的监测代码,进而删去。
那么,小米、OPPO们未来可能将鸿蒙作为自己的操作系统吗?
小米相关人士委婉地向市界表示:个人认为并不太可能。
OPPO方面则不再表态。
小米有自己的系统和比较稳定的生态,不像魅族一样需要借着鸿蒙系统的东风重新回到消费者视线。
其次,只要小米把注意力放在终端产品,而不过多涉及底层包括芯片和系统的技术层面,对美国就没有威胁。小米也不会像华为一样,面临被美国政府“卡脖子”的风险。
再者,谷歌已经和小米建立了比较深度的合作关系,对于系统的最新版本,会给小米最优先的认证支持,让其享受操作系统更新的红利,小米没有充分理由抛弃安卓。
基于以上两者模式的不同,现在让小米用鸿蒙系统几乎不可能。
很多人不知道,华为在手机上搭载鸿蒙系统,从来不是因为华为手机不能用安卓了。安卓是个开源系统,谷歌仅仅只能掌控谷歌全家桶,而不能禁止华为使用安卓系统。
华为开发鸿蒙,更多是为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
因此,短时间内,小米、OV等国产手机厂商的手机产品,基本没啥理由搭载鸿蒙系统,华为手机对于他们的威胁,比美国还大。
现在华为还在做手机,那其他的厂家就不敢用鸿蒙系统的,毕竟他们不敢把自己的大脑交给别人控制,尤其还是存在竞争的对手。
小米的智能家居,短时间内也不可能搭载鸿蒙。
米家和鸿蒙处于更激烈的竞争中,都想争取更多的家电厂商加入自己的物联网阵营,都想要做物联网界的秦始皇,统一度量衡和文字。两者都有一套自己的标准和理念,由此衍生出来非常多令人眼花缭乱、甚至难以理解的概念。
但鸿蒙的物联网更彻底,从手机到家居全部是一套操作系统,日后如果能实现大一统,或者生态繁荣,理论上会有更好的用户体验。
米家也不弱,有先发优势,有成熟的渠道。去年在小米开发者大会上,小米补足了操作系统的劣势,发布了小米Vela操作系统。
不止是上述两家,盯上物联网操作系统这块蛋糕的玩家,还有很多。
谷歌Fuchsia、阿里AliOS、鸿蒙OS、腾讯TencentOS tiny、小米Vela OS、三星SmartTings、苹果SiriOS,还有美的、格力、OPPO、TCL、科沃斯、阳光照明、极米 科技 等厂商,技术厉害的自己搞OS,技术不行的就联合起来推出统一的联网标准。各家都在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提出很多颇有噱头的概念来跑马圈地,降低开发门槛,力推自己更有利的IOT系统。
越大的公司,想法越复杂,利益考量越多,越大的公司越想自己成为那个“秦始皇”,从软件到硬件都牢牢抓在自己手里。
现阶段和鸿蒙合作的品牌,应该大多还是属于二三线的,它们借着鸿蒙的系统进入这个生态,是一个全新的机会,但已经成熟的家电厂商,利益的考量多,合作起来并不容易。
大家都说自己有一个万物互联的目标,要抓住5G的机会、物联网的机会,但如何让别家用自己协议,用自己系统?利益如何分配?用户数据是共享还是归家电厂商?没有统一定论。
鸿蒙系统的优势,在于技术更强。
鸿蒙总负责人王成录表示,华为用1万人,在鸿蒙系统中开发了9000多个模块,9000多个模块可以进行组合,根据硬件的配置和需要的组合。无论有网络还是没网络,都能把各种驱动和系统配置好,这是非常大的工作量。除了谷歌和苹果外,很难有其他公司能够完成。
发布会上,鸿蒙手机能调用多种模块外设组合成超级终端的技术,这在别家真没看到过,这是目前鸿蒙最大的卖点之一。
鸿蒙姿态也更开放,其一开始就并不想成为硬件的主体制造商或者代工方、据市界了解,搭载鸿蒙设备的美的家电,产生的数据都归美的所有。
小米虽然有自己的物联网系统,也开放了接口,但是小米自己也做各种各样的家电,和第三方家电厂商处于硬件竞争关系。其他厂商用小米的物联网系统,会有更多考量。
家电厂家如果选择搭载鸿蒙,直接目的之一是卖货。
其他厂商也一样,搭载鸿蒙系统必须要看见利益,带得动货。
6月2日的发布会上,华为演示鸿蒙应用的所有场景,几乎都离不开手机终端。而买鸿蒙系统的手机,才会更有动力买搭载鸿蒙系统的家居产品。
华为手机芯片问题如何解决,现在没有定论,荣耀或许是个好的备选项。
前述荣耀经销商告诉市界:“荣耀很大概率可能会适配(但是目前还没任何消息),融合没问题,手机估计也没问题。虽然分家了,毕竟还是有感情的,大哥的产业我们还得支持。”
鸿蒙来了,它很强,从底层到理念都具有创造性。但情怀之下,它还是要在这个充分竞争的市场中硬趟出一条路。让人们真切感知到它的应用场景。
那时,再讨论小米为什么搭载鸿蒙或许才是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