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Go语言中,变量是程序运行过程中,内容可以变化(修改)的量; 变量是程序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内存中一个数据存储空间的表示,可以通过变量名找到变量值。变量的功能是存储用户的数据,是计算机语言中能储存计算结果或能表示值抽象概念。

本教程操作环境:windows7系统、GO 1.18版本、Dell G3电脑。

1、概述

变量(Variable)是程序运行过程中,内容可以变化(修改)的量; 变量是程序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内存中一个数据存储空间的表示,可以通过变量名找到变量值。

变量的功能是存储用户的数据,是计算机语言中能储存计算结果或能表示值抽象概念。

变量,是通过变量的标识符定位值的过程。变量的内存模拟演示:

2、定义:声明和初始化

定义变使用var关键字,需要指定其类型,可以同时初始化,如果没有指定初始化值,则使用类型的默认值,语法如下:

Go语言中的变量必须声明后才可以使用,不能直接使用未定义的变量。

3、类型默认值(零值)

Go语言的类型默认值如下所示: 整型和浮点型变量的默认值为 0。 字符串变量的默认值为空字符串。 布尔型变量默认为 bool。 切片、函数、指针变量的默认为 nil。

4、强类型

5、类型推导

定义变量时,如果指定了初始值,则可以省略类型的定义,Go语言可以自己由数据推导出类型。 语法为:

6、短声明(定义)

为了简化定义变量,使用运算符 := 配合类型推导,可以快速完成变量的定义,语法为:

7、批量定义

使用var或:=都可以一次性定义多个变量,语法为:

var
:=

推荐使用 var() 声明块语法,因为代码维护容易。

8、批量赋值

一次性为多个变量进行赋值。(类似短定义。v1, v2, v3 := 42, "hank", false) 当变量定义完毕后,再批量对其赋值,没有定义功能! 语法为:

该语法,通常配合函数的批量返回来使用,一次性接收多个返回值,语法为:

非常方便的可以交换两个变量的值:

执行后,v1==1024, v2==42

9、匿名变量

标识符为_(下划线)的变量,是系统保留的匿名变量,在赋值后,会被立即释放,称之为匿名变量。其作用是变量占位符,对其变量赋值结构。通常会在批量赋值时使用。 例如,函数返回多个值,我们仅仅需要其中部分,则不需要的使用_来占位,演示:

10、变量作用域

Go语言中的变量是块作用域。 块,指的是使用{}定义的代码段,包括函数,if/switch/for语句,或独立的{}都是块。在块内定义的变量仅仅在本块内可用。 定义,指的是 var 或者 := 定义的变量。 Go语言的作用域是层叠的,就是说内层块可以直接访问到外层块的变量,前提是内层块没有定义同名的外层变量。 演示如下:

上面代码中: 在main()中,v2,v3被重新定义,则在main()中,v1是外部,而v2, v3是main函数局部的。 在main()内部的{}中,v3被重新定义,则在main()内部的{}中,v1是外部,而v2是main()定义的, v3是main()内部{}定义的的。

变量可以沿内部作用域向外部作用域查找变量的过程。

带有{}的语句,其中的变量也仅仅在内部有效,例如for,if,switch等,演示:

注意i,是通过短声明在for内部定义的变量,仅仅在for内部有意义。

互不嵌套的{}见作用域不可见,不可互相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