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摘要

上一篇文章为大家介绍了 GoFrame gcache使用实践 | 缓存控制 淘汰策略 ,得到了大家积极的反馈。

后续几篇文章再接再厉,仍然为大家介绍GoFrame框架缓存相关的知识点,以及自己项目使用中的一些总结思考,GoFrame框架下文简称gf。

GoFrame gredis

goframe框架支持两种方式来管理redis配置和获取redis对象,一种是通过配置文件+单例对象的方式;一种是模块化通过配置管理方法及对象创建方法。

而我们是使用的前者:通过配置文件+单例对象的方式。

配置文件(推荐)

绝大部分情况下推荐使用g.Redis单例方式来操作redis。

推荐使用配置文件来管理Redis配置,在config.toml中的配置示例如下:

其中,Redis的配置格式为:

host:port[,db,pass?maxIdle=x&maxActive=x&idleTimeout=x&maxConnLifetime=x]

各配置项说明如下:

配置项名称是否必须默认值说明
host-地址
port-端口
db0数据库
pass-授权密码
maxIdle10允许闲置的连接数(0表示不限制)
maxActive100最大连接数量限制(0表示不限制)
idleTimeout10连接最大空闲时间(单位秒,不允许设置为0)
maxConnLifetime30连接最长存活时间(单位秒,不允许设置为0)
tlsfalse是否使用TLS认证
skipVerifyfalse通过TLS连接时,是否禁用服务器名称验证

其中的default和cache分别表示配置分组名称,我们在程序中可以通过该名称获取对应配置的redis单例对象。

不传递分组名称时,默认使用redis.default配置分组项)来获取对应配置的redis客户端单例对象。 执行后,输出结果为:

使用示例:

打印结果

v

配置方法(高级)

由于gf是模块化的框架,除了可以通过耦合且便捷的g模块来自动解析配置文件并获得单例对象之外,也支持开发者模块化使用gredis包。

但是这种用法对开发者的要求相对较高。

gredis提供了全局的分组配置功能,相关配置管理方法如下:

其中name参数为分组名称,即为通过分组来对配置对象进行管理,我们可以为不同的配置对象设置不同的分组名称,随后我们可以通过Instance单例方法获取redis客户端操作对象单例。

使用示例:

总结

gredis相关的知识点比较多,所以打算拆成多篇文章进行更新。

这篇文章重点为大家介绍了gredis的配置方式:支持配置文件进行管理,也支持通过配置方法进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