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使用过C或C++,那你肯定对指针这个概念不陌生。
我们需要先介绍两个概念:内存和地址。
1.1. 内存和地址
D:\Work\Program\go
内存的存取速度快,其中有许多存储单元用来存储数据,CPU能在内存中直接找到这些数据。这是因为内存中的每个位置都有一个独一无二的地址标识。可以把内存看成一幢有许多房间的大楼,每个存储单元是一个房间,存储的数据是房间中的物品,地址就是房间号。
所以对CPU来说,如果想找到某个房间中的物品(从内存中取数据),或者向某个房间中放物品(向内存中存数据),我们必须知道房间号(内存地址)。
内存地址通常是一串16进制的数字,如果写代码时存个整数1或取个整数1都需要写这么一串数字,那太麻烦了。所以高级语言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便利,用我们人能记住的“名字”来代替这串数字。
这些“名字”就是变量名。
var a int = 1
var b int = 2
var c int = 333
var d int = 6666
变量名和地址的关联由编译器替我们做,硬件访问的仍然是内存地址。
1.2. 什么是指针?
简单地来说,指针也是一个变量,只不过这个变量中存的不是我们平常用到的1、2、3、"Hello"、true等值,而是其他变量的地址。
bababa
还可以有指针的指针:
1.3. 指针的使用
声明一个指针:
var p *int
*intpintpintp
&
var a int = 66 //a是值为66的int变量
p = &a //将a的地址赋给指针p
*
var b = *p //根据p中的值找到a,将其值赋给b
fmt.Println(b) //66
*p = 99 //根据p中的值找到a,改变a的值
fmt.Println(a) //99
nil
var p *int //只声明,未初始化
*p = 12 //报错:invalid memory address or nil pointer dereference
pnil
var a int
var p *int = &a //p被初始化为a的地址
*p = 12 //根据p的值找到a,12赋值给a
//或者
var a int
var p *int
p = &a //a的地址赋给p
*p = 12 //根据p的值找到a,12赋值给a
下面是一个完整的例子: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func main() {
var a int = 66 //变量a
var p *int = &a //指针p指向a
var b = *p //获取p指向的变量a的值
fmt.Println("a =",a, ", b =", b, ", p =", p)
fmt.Println("a的地址 =", &a, ", b的地址 =", &b, ", p的地址 =", &p)
*p = 12 //改变p指向的变量a的值
fmt.Println("a =",a, ", b =", b, ", p =", p)
fmt.Println("a的地址 =", &a, ", b的地址 =", &b, ", p的地址 =", &p)
var pp **int = &p //指针pp指向指针p
var c = *pp //获取pp指向的p的值
var d = **pp //获取pp指向的p指向的a的值
fmt.Println("pp =", pp, ", c =", c, ", d =", d)
fmt.Println("pp的地址 =", &pp, ", c的地址 =", &c, ", d的地址 =", &d)
}
2. 结构体 (struct)2.1. 基本使用
和C语言一样,Go语言中也有结构体。
stringintdog
结构体的声明方式:
type 结构体名字 struct {
字段名1 类型1
字段名2 类型2
...
}
dog
type dog struct {
name string
age int
}
声明了结构体后,就可以使用它。
intstringdogd.
var d dog //声明一个dog类型的变量d
d.name = "哮天犬"
d.age = 3
除此之外,还有几种声明方式。
你可以按照字段顺序直接赋值
d := dog{"哮天犬", 3}
或者指定字段赋值,这样可以忽略字段顺序:
d := dog{age:3, name:"哮天犬"}
下面是一个完整的例子: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type dog struct {
name string
age int
}
func main() {
var d dog //声明一个dog类型的变量d
d.name = "哮天犬"
d.age = 3
d1 := dog{"哮地犬", 2}
d2 := dog{age:4, name:"哮人犬"}
fmt.Println(d, d1, d2)
}
2.2. 结构体指针
我们可以获取结构体的指针:
d := dog{"哮地犬", 2}
p := &d //获取到d的地址
可以根据结构体指针访问其字段:
n := (*p).name
fmt.Println(n) //哮天犬
这种方式比较麻烦,Go语言提供了隐式间接引用:
n := p.name //这样也行
fmt.Println(n)
new
newnewnew(T)TT*TT
p := new(dog)
fmt.Printf("%T\n", p) //*main.dog
fmt.Println(p) //&{ 0}
fmt.Println(*p) //{ 0}
new(dog)
2.3. 结构体嵌套
一个结构体也可以作为另一个结构体的字段,下面是一个例子: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type people struct {
name string
age int
d dog
}
type dog struct {
name string
age int
}
func main() {
a := people{"行小观", 18, dog{"小狗", 2}}
fmt.Println(a) //{行小观 18 {小狗 2}}
fmt.Println(a.d) //{小狗 2}
fmt.Println(a.name) //行小观
fmt.Println(a.d.name) //小狗
}
也可以使用匿名字段,何为匿名字段?顾名思义,只提供类型,不写字段名: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type people struct {
name string
age int
dog //匿名字段
}
type dog struct {
name string
age int
}
func main() {
a := people{"行小观", 18, dog{"小狗", 2}}
fmt.Println(a) //{行小观 18 {小狗 2}}
fmt.Println(a.dog) //{小狗 2}
fmt.Println(a.name) //行小观
fmt.Println(a.dog.name) //小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