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为什么中国所有手机厂商不一致启用鸿蒙操作系统来抵制谷歌?

鸿蒙系统说白了,就是华为把不成熟的技术提前放出来,保住用户市场而已。鸿蒙和安卓都是基于Linux开发的操作系统,所以鸿蒙可以近乎完美的兼容安卓应用,但是在底层架构上面,是两种不同的研发路线。

华为之所以把现在的新老机型全部升级为鸿蒙系统,一方面是为了防止美国谷歌在操作系统上面下手限制。另一方面,就是为了跟其他友商打出差异化,在芯片受控的情况下,尽可能用其他方面的技术保留住用户群体。

鸿蒙系统还在不断完善中,有很多功能和交互逻辑还不成熟,如果其他厂商采用鸿蒙系统,那么后续的版本升级与系统维护肯定是先照顾华为自家产品。对于其他厂商的产品,就需要拿出很多的时间去适配完善,耗时耗力严重。

再有一点,华为被美国制裁之后,没有了GMS服务,只有鸿蒙上面的HMS服务。这对于本国的用户来说,没有影响,但是对于海外用户市场来说,影响很大。华为自从2019年开始,就被美国封禁了谷歌服务,海内外市场收缩严重,这对于想要开辟国际市场的厂商来说,情况很糟糕。

而小米、一加这种的品牌,非常吃国外的市场份额。如果采用鸿蒙系统,没有了GMS服务,会对自家的产品市场与发展路线产生严重影响,真要是跟谷歌撕破脸,对小米、ov这种科技型不强的厂商来说,无异于是自讨苦吃。

虽然华为的鸿蒙已经开源,但是接入这种操作系统,需要厂商有一定的产品领域基础,才可以发挥出鸿蒙系统最大的能力。鸿蒙OS的特点是分布式操作系统逻辑,可以把系统嵌入到很多大小型的电子产品中,进行系统层面的协同调动。

从这一点上面来说,其实小米的米家生态链是最合适的选择。不管是在操作逻辑上面,还是在产品的丰富性上,米家都要比华为的hilink更加出色。但是小米目前的品牌发展路线,还是想着抢占华为让出的高端市场,跟华为是竞争对手,短时间内不会跟华为合作的。

华为本身就是通讯起家的厂商,有着足够充裕的资金可以投入半导体设计与终端产品的制造上面。鸿蒙系统本身是华为内部研发的一种操作系统,只是为了在以后加入到手机中,依托分布式的特点实现跨平台互联。

不过美方的制裁,让鸿蒙提前进行了大规模的商用测试,这也就是为什么鸿蒙系统一直在论坛上面招聘开发者内测新系统的原因。建设完善新系统,需要极大的人力和时间,对于现在其他的手机厂商们来说,抢占市场是最大的竞争点。

不是每个厂商都有资本去研发系统和半导体设计,对于华为这种技术大厂来说,消费电子产品只是谋生的一种手段,而不是唯一的手段。对于其他厂商来说,消费电子产品可能就是唯一的谋生手段了。

国内厂商不愿采用华为的鸿蒙,而继续基于谷歌的安卓进行定制,这是为何?

主要还是因为安卓系统是开源鸿蒙为什么保留谷歌的。就是因为这种原因鸿蒙为什么保留谷歌,所以国内国产手机厂商都是能够去使用安卓系统鸿蒙为什么保留谷歌,所以如果只要蒙红系统鸿蒙为什么保留谷歌,如果是开源的话鸿蒙为什么保留谷歌,那么国产手机还是会使用蒙鸿系统。

鸿蒙发布后,谷歌开始反击

自从华为发布鸿蒙系统以后,也算是让国内各大手机厂商有了继安卓后的别二选择,而且还是我们国产自主操作系统,虽然各大厂商并不一定会马上使用,但是确实可以不在担心被谷歌牵着鼻子走了。

为了解决前期软件生态软件不足的问题,鸿蒙系统可以兼容谷歌的安卓系统,这招“借鸡孵蛋”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对比安卓深耕了这么多年,鸿蒙只不过是一个还在襁褓之中的孩子。

鸿蒙的面世,这无疑是给谷歌安卓带来些许的危机感。谷歌的技术团队曾对鸿蒙系统进行了分析,事实证明,华为的鸿蒙系统基于Lite OS内核、Linux内核和微内核技术进行开发,从技术层面来讲华为的鸿蒙系统要比安卓系统更先进,而且兼容性也更强。

在华为放出鸿蒙系统一个月之后,谷歌也立马展开打压措施,宣布从8月份开始,要求Google Play的开发者必须使用全新的AAB格式对应用进行重新编译才予以上架,也就是说传统APK格式的软件将会被淘汰。

谷歌更改软件格式的原因很简单,就是为了避免鸿蒙系统的“借鸡孵蛋”。众所周知,鸿蒙系统不仅可以安装APK格式应用,而且华为开发了一款名为方舟编译器的软件用来反编译APK文件,以达到快速将APK应用快速转换为鸿蒙系统可用的软件。

谷歌将APK改为AAB格式后对鸿蒙系统有什么影响?可以说目前国内暂时是不会受到应用,国内用户也基本不会去使用Google Play进行下载软件,国内应用开发商也不会主动去修改,这刚好也给了鸿蒙缓冲的时间。

如果安卓系统强制应用厂商使用AAB格式,那么鸿蒙系统将只能重新寻找新的发展道路。

鸿蒙系统怎么会有谷歌服务?而且若我把手机用谷歌账号登陆,照样可以用谷歌地图与其他谷歌的一些服务

鸿蒙系统刚上市的时候为了方便用户同时支持谷歌的服务,随着发展鸿蒙已经不再支持谷歌服务了。导致国外许多基于谷歌服务的应用不能在鸿蒙系统上使用,比如,美国联合航空的app就不能在鸿蒙系统上使用。

华为正式官宣,鸿蒙3.0正式版定档,再见了,谷歌

无数花粉都在等待华为Harmony OS 3.0正式版的到来,这样就能体验到全新的升级内容了。即便Harmony OS 2.0正式版也能实现诸多分布式操作系统体验,但相比之下, 3.0正式版本更令人期待。

如今华为正式官宣,Harmony OS 3.0正式版定档7月27日发布。

届时会带来哪些方面的变化呢?当初华为失去安卓系统生态的支持,如今鸿蒙崛起,谷歌后悔吗?

华为鸿蒙操作系统是在大家的见证下,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每一次鸿蒙系统取得里程碑的生态突破,都有众多花粉们的参与。

随着鸿蒙系统的口碑越来越好,其它品牌的消费者也冲着鸿蒙系统购置了华为机型,成为新的花粉。根据用户的口碑反馈来看,鸿蒙完全不像是一款新生系统,不论是系统的流畅度还是功能服务都和发展十几年的安卓,iOS系统没有太大的区别。

甚至有的用户从安卓升级到鸿蒙之后,感觉没什么变化。这恰恰说明鸿蒙系统的升级是成功的,它能够无缝衔接到新的系统,没有变化就是最大的变化。

当然,华为会对鸿蒙进行大版本系统层面的升级,给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

去年6月份,华为发布Harmony OS 2.0正式版本,今年7月份,将是Harmony OS 3.0正式版到来的时期。

如今Harmony OS 3.0正式版已经官宣定档了,从官方公布的消息可知,将在7月27日举办全场景新品发布会,到时候会一同发布Harmony OS 3.0正式版。

虽然Harmony OS 3.0正式版还未到来,但相关的变化升级已经曝光了。包括优化连接方式,改善UI页面设计,加强交互协同以及注重对隐私的保护等等。

总体的升级会建立在Harmony OS 2.0正式版的基础上,保留原来的互联互通体验。

一般来说,操作系统大版本的升级都是紧贴“优化”,“提升”的几大关键词的。至于到时候会不会出现哪些新功能或许可以抱有一定的期待。

毕竟以华为对鸿蒙系统的重视,对Harmony OS 3.0正式版做出新的功能开发未必不可能。当然,这仅仅只是对未来一种可能性的猜测,一切还得以官方后续发布为主。有哪些升级变化,初期又有哪些机型推送,等到7月27日就能得出答案了。

华为能够如期推进Harmony OS 3.0的发布,这背后经历了很多不为人知的艰辛。换做是其它手机厂商,在面对谷歌停止授权GMS服务,收回Android 12及以后版本更新的权限之后,还能持续发展手机业务吗?

这仅仅只是软件层面的情况,别忘了华为在芯片,5G网络方面,也遇上了不可抗力因素。

尽管如此,华为依然走到了现在,而且官宣定档Harmony OS 3.0,进一步说明华为挺了过来。

不仅如此,华为鸿蒙实现了生态崛起,搭载鸿蒙设备的数量已经突破2.4亿,外加1.5亿的鸿蒙生态设备出货量,使鸿蒙成为全球发展速度最快的操作系统。并且要说一句“再见了,谷歌。”

面对鸿蒙的崛起,谷歌后悔当初的决定吗?若不是谷歌对华为做出一系列的行动,华为也不会那么快推出鸿蒙操作系统。即便有布局鸿蒙系统想法,考虑到双方合作的关系,也不会顺理成章将鸿蒙应用于智能手机终端。

而谷歌迈出了停止授权的那一步,让华为没有了顾虑,放手一搏,全力打造鸿蒙系统。相信谷歌已经感到后悔,自己亲自培养出了一个劲敌,哪怕鸿蒙不会动摇安卓的市场地位,也会让谷歌未来发展物联网操作系统没那么顺利。

毕竟谷歌也有自己的物联网操作系统,名为Fuchsia OS。

谷歌Fuchsia OS处于系统开发阶段,还没有大规模面向市场搭载应用发布。谷歌如果对Fuchsia OS有想法的话,不会用安卓和鸿蒙竞争,而是通过Fuchsia OS与华为鸿蒙一较高下,因为这两款操作系统是同类型产品,但市场生态情况却完全不同。

可以确定,现阶段的Fuchsia OS不是Harmony OS的对手,Harmony OS的成绩十分亮眼,潜力非常大。而谷歌在Fuchsia OS明显还有待提升生态影响力。

不过,轻视对手乃是大忌,就像当初谷歌不认为会出现鸿蒙系统这样的劲敌,结果短短三四年的时间,一切都变了样。谷歌发展Fuchsia OS同样需要引起重视,不能因为现在的生态表现就下定结论,鸿蒙还需要稳扎稳打的前行。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