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步骤和心得体会是:

1.先画草稿:在纸上画草稿比电脑上有效果;

2.搭结构:先搭字的结构,其实注意的就是字的间架结构,写出大致的占比空间;

3.发散思维:改变一些笔画,发散变形思维阶段,比如用其他形状代替一些常规笔画,一撇一捺变成点,线变成圆弧之类,这个阶段重要的就是发散,多尝试;

4.找方向:发散一定阶段之后,想想,想要什么样的效果,往哪个方向走?是偏瘦? 生命力?空间感?

5.去电脑里画:感觉有了大致思路,可以去软件里画了。

6.调整细节:注意细节调整,这时候可以多做些小的变动,去比较。

具体描述过程:

想设计“简”字,我先用在手绘板上写,写出来是这样的,尝试了一会,就没啥感觉了。

手绘板草稿,放弃了手绘板

然后我拿出纸笔来画,感觉比直接拿手绘板的效果要好一点,画了几页草稿,这种点阵本,特别适合设计字体。

刚开始就是草稿,随便画,变形,画了一页之后,想着,形式上要有些美感,有点空间感。一边画,一边想到明代的家具,尤其是椅子,比较简洁,但是感觉比较有生命力,这种生命力是如何体现的呢?想到生命力我又想到自然界,曲线,弹力。于是我开始让竖线有点曲度。

纸上草稿-1
纸上草稿-2
纸上草稿-3
纸上草稿-4
纸上草稿-5

纸上草稿上画到这里的时候,感觉有些眉目了,于是开始上电脑上画,开始想着瘦一些,后面开始让线条有生命力一些,可以看见简字下面的“间”的竖画开始增加一点曲度。

后面简字差不多的时候,想着要不把简单生活一并写写看看,于是开始画“简单生活”,也调整了几个版本,几个字放在一起,最大调整是让几个字的视线在同一水平线,这样看起来更舒服一些,就是每个字最上面一长横在同一水平线上。

画简单生活

细节部分再调整之后,我尝试将他们放在照片和T恤上,感觉效果还行。其实放上去之后,还会想调整。我还是把点换成了线,感觉更简洁一些。

帆布包和T恤效果图

字体设计的过程就是发散思维画草稿——寻找方向——不断地调整,其实很多时候开始画的时候并不知道结果会是怎样,只是不停地尝试,思考,这个过程反复几次之后,就会出来一个比较满意的样子。